<form id="hjrxp"><nobr id="hjrxp"><th id="hjrxp"></th></nobr></form>
    <noframes id="hjrxp">
    <noframes id="hjrxp"><address id="hjrxp"></address>

    <address id="hjrxp"></address>

    <form id="hjrxp"></form>

    <address id="hjrxp"></address>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主辦

    業務范圍:蓄電池檢測、標準制定、《蓄電池》雜志、信息化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熱點資訊

    鋰電行業摩擦趨緩,產業鏈進入新平衡

    作者: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新聞中心 來源:Mr蔣靜的資本圈

    去年以來,以碳酸鋰為代表的鋰電材料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了鋰電產業鏈上下游的博弈,行業摩擦不斷,并大幅沖擊了鋰電企業的盈利水平。

    本公眾號在3月24日《鋰電一季度,毛利率壓力山大,何時能夠扭轉?》中提到:“鋰電企業一季度毛利率處于低谷已經是大概率事件,拭目以待。”

    此后鋰電上市公司一季度報告表明,一季度毛利率確實是低谷,也把股市的鋰電板塊砸出一個大坑。

    二季度以來,鋰電產業鏈上下游完成新一輪博弈,上游材料價格分化,碳酸鋰價格高位企穩,鋰電綜合成本居高不小,但終端需求強勁,表現出較強的成本韌性,鋰電環節也迎來喘息機會,毛利率逐漸回升。

    鋰電行業摩擦趨緩,進入一個新的平衡狀態,各環節都在嘗試尋找自身最合適的產業話語權和毛利率水平。

    01

    上游材料價格分化,碳酸鋰成最強堡壘

    碳酸鋰價格自去年底急速上漲之后,3月初以來維持在49萬元/噸左右的高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價格維持在16萬元/噸左右的高位,時間已經超過4個月。

    三元正極材料(523)價格在4月中旬達到36萬元/噸以上,但隨著鎳、鈷、錳等資源價格的回落,目前回落到32萬元/噸左右,回落幅度約10%,但仍然遠高于去年同期16萬元/噸的水平。

    電解液比較扎眼,由于產能釋放及原料供應充足,價格回落幅度較大,較今年初大幅回落38%,較去年同期下降約7%。

    負極、隔膜、銅箔價格在去年小幅上漲之后,今年以來保持平穩。負極材料隨著有效產能釋放及石墨化壓力緩解價格有望松動,但隔膜、銅箔由于產能周期分別長達24個月和36個月,未來2-3年將繼續供不應求。

    在鋰電產業“大干快上”的背景下,由于局部產能失衡導致的價格調整逐步體現,三元材料、電解液已經率先表演,其他材料最終都會趨于合理價格水平,時間取決于供需調整情況罷了。

    總體而言,目前上游材料從全面緊張轉為局部緊張,并出現分化,碳酸鋰及磷酸鐵鋰保持高位,三元材料有所回落,電解液價格降幅較大,負極及隔膜短期保持穩定,綜合成本仍然較高。

    02

    下游需求是支撐,動力與儲能輪番上陣

    盡管鋰電行業對上游資源價格怨聲載道,但無助于價格回落,反而較長時間維持高位,恰恰證明了下游的價格承受力較強。

    存在就是道理,跟光伏硅料一樣一樣的。

    鋰電下游的價格承受力,源于近年強勁的需求增長,動力與儲能更是輪番上陣,共同承接上游的成本壓力。

    在動力電池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0%,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110%,特斯拉、小鵬、理想等電動汽車品牌更是紛紛提價。

    在儲能電池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國光伏裝機同比增長138%,儲能配套需求增加明顯;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的儲能系統招標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海外能源危機預期更是刺激家庭儲能需求暴增,產品供不應求。

    此外,不同的需求力度,也是造成上游材料分化的重要原因。目前,三元電池主要用于中高端乘用車及部分電動工具,而磷酸鐵鋰電池覆蓋了大型儲能、家庭儲能、工程機械、二輪車及中低端電動乘用車,尤其儲能市場規模較大且需求增長迅速,這也從需求端解釋了磷酸鐵鋰價格表現為何優于三元電池。

    本公眾號一直強調一個產業邏輯:無論鋰電,還是光伏,行業邁過從0到1的階段,進入從1到N的階段,應用場景大幅拓展,需求不斷釋放,部分領域甚至呈現爆發之勢。

    如今,強勁需求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關鍵,同時也是造成產業鏈價格“亂象”的“罪魁禍首”。

    03

    鋰電環節競爭及毛利率回歸良性

    目前,下游需求及買單愿望強烈,上游資源從全面緊張到局部緊張,為此中游鋰電環節的議價能力回升,逐步走出一季度議價能力低谷的困境。

    為此,鋰電環節與上下游的摩擦也在緩解,受上游資源的干擾也在減弱。

    實際上,目前部分鋰電企業在與下游客戶定價時,與碳酸鋰價格掛鉤,將關鍵價格擾動因素轉移到下游客戶。

    在這個背景下,中游鋰電環節不斷調整自己的姿勢,尋求最佳合理毛利率區間,擺脫成本及市場困擾,但在碳酸鋰價格虎視眈眈及鋰電產能同質化擴張的情況下,目前也很難有超額利潤,各家鋰電企業只能尋求符合自身競爭力的合理毛利率。

    關于毛利率的演化情況,相信在即將披露的鋰電上市公司半年報中將得到體現。

    從產業鏈博弈困境中走出來的鋰電企業,可以更多精力用于核心競爭力打造,包括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和客戶優化等,毛利率的影響因素也將從簡單粗獷的材料成本因素回歸核心競爭力。

    未來,盡管鋰電企業整體很難獲得超額利潤,毛利率整體維持低位合理水平,但頭部鋰電企業仍然可以通過更強的核心競爭力享受相對更高的毛利率水平,或者技術創新的階段性超額利潤,這個從近期部分鋰電企業的提價策略中就可見端倪。

    近一年來,鋰電環節受上游材料成本的掣肘,毛利率一度受到打壓,不過在下游強勁需求的支撐下,毛利率逐漸扭轉。但是,在碳酸鋰供應緊張、鋰電產能同質化擴張的背景下,鋰電環節短期仍然很難獲得超額利潤。

    慶幸的是,肇始于材料成本大漲的產業鏈摩擦已經趨緩,材料成本開始分化,鋰電環節毛利率有望走出材料成本束縛,回歸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和客戶結構等核心競爭力,從而形成良性的價值導向。

    如今,鋰電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狀態:下游需求強勁能夠適當消化并承受上游成本,上游材料則視局部供需情況動態收割下游,而中游鋰電池環節的整體毛利率趨于低位合理水平,上下游博弈逐漸良性。


    分享到:
    爱游戏体育app